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20年10月24日
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
(2020—2025年)
前 言
“数字政府”建设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数据驱动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和组织架构重塑,旨在提升政府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多领域的治理能力,形成“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建设“数字政府”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全面推进“数字江淮”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优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建设新时代美好安徽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基期为2019年,规划期为2020年—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为抓手,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效能,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手段,探索推出“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安徽智慧政务新模式,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各级各部门结合业务需求大力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服务事项,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
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省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已对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节点,横向覆盖154家省直单位,纵向联通16个市和105个县(市、区),并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等基层政务部门,覆盖率约99%,承载全国性纵向应用39个、省级应用67个。省政务云平台已承载20余家省直单位的60多个业务系统,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监测和统一防护。全省各级、各行业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其中省直有18家单位自建云平台。
应用系统建设亮点突出。建成全省“一网覆盖”的五级政务服务平台,并推出统一移动应用品牌“皖事通”,实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一库管理”,群众办事“一号登录”。建成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资源归集共享,建设了“信易+” “互联网+信用”等应用,形成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监管新模式。建成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有效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操作,有力推进全省交易平台统一规范运行。建成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了公开、便捷、规范、高效和精准的投资项目审批和监管。建成政务管理“五大系统”,覆盖全省92个省直部门和16个市,成为省政府抓工作推进、促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
资源整合共享初见成效。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接入省直57个部门,完成与国家级和各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初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汇聚人口数据1.85亿条、法人数据5418万条,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数据330类近1.87亿条。启动数据归集治理工作,初步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库建设,汇聚全省数据13.5亿条。建成“数字江淮”中心展示大厅,开展了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分析,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数据支撑。
政务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省政务服务网总访问量突破2亿次,注册用户2000万,各类办件量近6000万件。“皖事通”移动端推出1600余项高频服务,下载量超2800万,服务访问量1.2亿次。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实现30项企业事项、21项个人事项跨区域办理,186项移动端服务“无感换乘”,数量居长三角地区前列。进驻省级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市县覆盖率平均达到97%。
社会治理水平逐步提高。“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投入运行,“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治理中心不断夯实,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建成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编制省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1120条,省、市、县三级检查类实施清单6.7万条,向国家监管系统上报数据7200万条,入库量位居全国第4位,逐步实现全省监管业务“再监管”、重点领域风险“早预警”、监管效能评估“可量化”。
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社保卡持卡人数覆盖89.5%的常住人口,基本实现“人手一卡”和“实人、实名、实卡”,电子社保卡广泛应用。打造“阳光就业”网上服务平台,接入60多项公共就业网上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医疗”智慧医院落地合肥,医疗影像云投入运营,全省1100多家医院实现健康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和报告互认,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启动建设。“智医助理”、智慧养老试点纳入省民生工程,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市辖区全覆盖。智慧学校建设成效显著,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安徽文化云”平台服务全省360个公共文化场馆,全省98%以上的4A级景区实现视频监控联网。
虽然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有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仍然存在,仅省直部门就有27个自建机房,资源利用率不高,各单位分散运维,投入大、效益低,没有形成集约效应。
数据整合共享有待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化系统分散建设,缺乏统筹管理和统一规范,导致网络难互联、系统难互通、数据难共享、业务难协同。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行业数据等社会数据整合进展缓慢。
数据资源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省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统一的政府数据融合机制和平台,全方位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开放利用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政府数据治理、数据决策的作用。
政府数字化转型仍有较大空间。跨部门、跨层级的线上协同办公体系尚未建立,移动办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政务服务效能距离人民群众期望仍有差距。
(二)面临形势。
全球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历史交汇期,各主要经济体均把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增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我省应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数据共享应用为突破口,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奋力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集约共建。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部署,构建上接国家、覆盖全省、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体系。坚持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共性应用支撑体系集约化、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
协同高效,全面转型。通过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府运行的协同高效、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围绕政府运行和政府履职各个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以人为本,便利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化繁为简,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让群众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开放共享,安全可控。推动政务数据资源依法有序开放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共治作用,合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的规则体系,加强隐私脱敏保护和安全保密防护,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总体框架。
1.总体架构。
按照“11171”的总体思路,集约化、一体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即通过“一套基础强支撑、一个中心汇数据、一个平台推服务”,全面推进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7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个通道连国网”,建成网络互联、系统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线上政府、智慧政府”。
一套基础:统筹建设“云网”共性基础支撑能力,打造全省统一的政务“一朵云”,形成覆盖全省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一个中心: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搭建省级总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各市子平台的平台框架体系,汇聚政务、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一个平台:全面创新升级“皖事通办”平台,支撑政府服务管理数字化运行,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无差别、全覆盖、高质量、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实现政府一个平台“推服务”、群众一个平台“找政府”。
七类应用: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构建服务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七类政务应用体系,加快部门业务系统与“皖事通办”平台深度对接,促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数据融合共享和深度应用。
一个通道:我省“数字政府”通过“皖事通办”平台作为统一通道接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各部委、各专项领域国家重点信息系统以及各省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图1 安徽省“数字政府”总体架构
2.层级架构。
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分级建设,省市两级强化基础支撑,省市县三级开展应用,并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按需共享、应用全面协同。
省级统筹建设省级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等通用基础设施,搭建省级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统筹推进省级基础性通用应用系统建设。市级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江淮大数据中心子平台等基础设施,依托省级共性应用支撑平台,根据需要拓展市级共性应用支撑能力,承接使用省级统建的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地方特色应用。县级及以下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依托市级基础设施和共性应用支撑能力,承接使用省市部署的各类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地方特色应用。各级政务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原则上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及政务云进行建设和部署。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政务部门原则上不得新建数据中心、机房;已经建成的应当与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和政务云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通过“皖事通办”平台全面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库、政务服务门户及移动端、数据资源共享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等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兄弟省市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图2 安徽省“数字政府”层级架构
(四)发展目标。
到2022年底,建成政府对外服务一体化、内部协同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线上政府”。基础支撑和数据资源体系更加完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进入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第一梯队。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机房孤岛和网络孤岛基本消除,建成覆盖全省的“一朵云”和“一张网”,基本形成共建共享、集约利用的基础设施体系。
——数据资源全面汇聚。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100%归集,加速推进社会、经济数据汇聚,数据资源共享协同、融合创新、开放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初步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率大大提升,政府运行高效透明,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政务领域广泛应用。
——政务服务全面升级。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实现各类服务系统“应接尽接”,服务事项“应上尽上”,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之外,基本实现所有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跨区域通办、跨部门事项全部联办。
——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与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若干个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应用。
到2025年底,建成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的“智慧政府”。开启数据驱动政务服务和政务运行新模式,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实现“皖(万)事如意”,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
三、推进“云网”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云网”融合、平台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一)打造全省政务“一朵云”。
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原则,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以“1+16+N”(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16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布局,优化省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
“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构建逻辑集中的“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统一为省级政务部门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等各类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相关软件和服务,承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业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并满足跨部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与交换等需求。省直部门已建非涉密系统逐步迁移上云,新建业务系统依托省级云平台进行集约化建设部署。
“16”个市级政务云节点。充分结合各市现状,利用已有基础,建设“16”个市级政务云节点。各市已建设的政务云平台,按照国家关于政务云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优化改造,并与省级政务云平台进行对接。各市已建成的政务云数据中心,与江淮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N”个行业云。满足特色行业对数据流量、响应时间、管理规范方面的需求,构建“N”个特色行业云,承载行业性强、安全要求高、数据量大的业务应用。已建特色行业云,逐步实现与省级政务云平台对接,实现统一纳管。鼓励行业云建设与应用,建设物流云、农业云、交通云、人社云、医疗云、教育云、保险云、金融云、自然资源云、广电云等,促进“云生态”发展。
统筹全省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可行、成本节约、安全可控的政务云灾备能力,定时同步主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数据。省级政务云平台要具备同城系统备份和异地数据备份能力,鼓励各市政务云节点之间形成备份合作机制。
(二)建设全省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提升省电子政务外网,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支持IPv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4版)和IPv6(互联网通信协议第6版)的双栈型电子政务外网,同步建设相关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形成全省架构统一、运行高效、安全可靠、弹性调度的新型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体系,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支撑能力。打造“一网双平面”、数据流量和视频流量高效传输的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纵向实现千兆到市县、百兆到乡镇、基层全覆盖,横向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应连尽连”。
推进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与政务外网对接。分类梳理各部门业务专网,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分阶段推进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含国家部委垂直部署业务专网的省以下部分)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或融合互联。
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态势感知能力。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安全监测体系规范,建设“全面感知、响应迅敏”的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态势感知平台。探索融合量子通信、区块链网络等新技术,打造安全可信的网络传输通道和防篡改、可追溯的网络信任环境,确保电子政务外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
四、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
按照“省级总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市级子平台”的平台框架体系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汇聚政务、社会、经济数据资源,为各领域创新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和按需调用的基础支撑,健全标准规范、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支撑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开放利用和智能分析,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一)搭建中心平台框架体系。
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建设。建设贯穿数据全周期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汇、治、用和管、看、评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基础数据库和若干主题数据库,建设大数据计算存储平台、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升数据互联互通、统一数据服务、集中展示调度、创新增值应用等能力。
加强行业部门分平台建设。新建部门数据中心依托总平台构建行业部门分平台,已建行业部门数据中心与总平台联通,汇聚数据、动态更新,并纳入总平台统一管理调度。依托行业部门分平台,培育一批面向教育、医疗、交通、环境、金融、气象等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的行业数据共享示范中心。
强化市级子平台建设贯通。各市加快数据采集、归集,推动“数字治理”,各市子平台向上连接总平台,向下联通县(市、区)数据,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向总平台实时汇聚数据、动态更新。
(二)完善数据资源归集汇聚。
全面梳理汇集政务数据。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所产生的数据资源,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各级、各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基于数据资源目录对数据资源进行注册、挂接、发布,实现政务数据“应汇尽汇”。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及时校核、动态更新,做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应用,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可用性。
推进社会数据归集。按照“需求导向、急用先行、分类推动、成熟一批、归集一批”原则,归集汇聚社会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在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采集和产生的数据资源,不断扩展更大范围社会数据汇集。
加快经济数据归集融合共享。加大对政府各相关部门掌握的经济运行、行业管理等经济数据采集联通,逐步整合形成覆盖工业、农业、商业等一体的经济领域主题数据库,实现与江淮大数据中心无缝对接、实时联通、融合共享,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运行、涉企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促进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三)深化数据整合治理应用。
加强基础库和主题库建设。建设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立基础数据更新联动运维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融合应用,不断提升基础数据库建设水平。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推进主题数据库建设,通过重点领域数据的综合应用,带动各类数据整合共享应用。
推动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各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完善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向上对接国家级平台,向下对接市级平台,横向对接省级政务部门,形成覆盖全省、统筹集约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参照省级共享交换标准规范,横向联通市级各部门,向下覆盖县级部门,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开展数据共享交换绩效评价,确保共享数据更新及时。
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利用。省市统筹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推动各部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明确开放范围和领域。完善数据开放管理体系、审核机制和考核机制,明确主体责任,确保开放目录和数据及时更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政务数据集中授权开放及社会化利用,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
加强数据治理和分析应用。建立健全数据治理机制,提升数据编目、整合、共享、分析、展现、安全等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深化数据供需对接,实现数据在线提需求、在线申请、在线订阅,探索提供自定义的套餐式数据服务,不断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开展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强化数据服务能力。
五、打造“皖事通办”平台
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全面创新升级建成“皖事通办”平台,集成一批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统一支付平台、统一开发平台、AI平台等公共应用支撑,提供公共组件和统一标准接口,为各地、各部门政务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撑。通过丰富服务渠道、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全量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平台,构建支撑政府服务管理数字化运行的能力平台,探索数据驱动型政务新平台、新渠道、新模式。
(一)构建公共应用支撑。
统一身份认证。依托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个人、法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用户中心,实现办事人统一注册、统一登录、实名认证、统一管理等功能。依托人口、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构建省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围绕可信数字身份整合各种核验方式,为全省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深化统一身份认证应用,加快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对接国家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统一电子证照。建设全省统一电子证照库,覆盖全省党政机关签发的证件、执(牌)照、证明文件、批文、鉴定报告,推动民生领域的实名制卡全量归集,电子证照全应用政务服务事项、全关联办事材料清单、全接入各级政府办事窗口,推动电子证照在重点场所的社会化应用,实现电子证照和实体证照同等法律效力、同等场景应用。
统一电子印章。按照国家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标准规范,建设全省政务服务电子签章管理系统,为全省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提供制章、用章、验章等服务。通过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在政务服务中的互信互认,减少用户材料的重复提交,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统一支付平台。完善全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实现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全覆盖。依托政府非税收入收缴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支付渠道,拓展各类资金结算功能,实现多种电子化支付方式接入,为“全程网办”提供安全、统一、便捷的资金结算服务。
统一开发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务网站和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发挥横向联通、纵向贯穿的枢纽作用,打破政府各部门系统林立、条块分割的壁垒,实现各类业务和服务的统一接入、统一开发和统一运营,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支撑能力,提升业务应用的创新能力,优化部门联合办理的协同能力。
统一电子表单中心。建设全省统一电子表单中心,通过表单布局、样式定义、事件定义等操作快速创建表单,并允许多个部门、多个用户同时设计、维护、发布表单,实现电子表单标准化,支撑政务服务数据联动共享。
统一流程中心。围绕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共性需求,提供流程设计和管理标准化组件。推动跨部门业务流程衔接,提高业务间的交互效率,实现一体化业务整合。
“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积极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节点,打造高质量、定制化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在“皖事通办”平台、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面向政府职能的联盟链、面向公众的公有链,全面拓展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推动“一网通办”。
AI平台。利用AI(人工智能)服务组件为部门应用提供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快速满足业务场景需要,建设智能办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政府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打造政府履职服务平台。
丰富服务渠道,建设“一源五端”。依托“皖事通办”平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事项管理能力,按照“同源同质输出,多点多端办理”的原则,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电视端、自助端、窗口端等五种渠道针对同一事项同源输出,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便利化。
拓展服务内容,打造“一体两翼”。围绕“政府一个平台推服务、群众一个平台找政府”目标,将平台的服务内容从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进一步拓展到政府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打造为市场主体、群众提供整体服务的综合化平台。
推广“码上服务”,实现“一码通行”。充分发挥“安康码”用户基础和用户粘性,以及二维码可加载信息多、使用灵活便捷等特性,推进“安康码”、“皖事通办”平台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更大范围应用,推进“安康码”逐步与“皖事通办”服务应用全贯通,使“皖事通办”通过“一码通行”实现“皖(万)事如意”。
强化平台功能,支撑“一网通办”。建设“皖事通办”平台,进一步提升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能力,通过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深度对接、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搭建后,逐步接入已建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业务系统。鼓励业务部门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快速构建、部署各类新建业务应用。
六、创新政务应用体系
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公共应用支撑能力,聚焦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业务职能,建设一批多业务协同的重大应用,对各部门内部流程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优化,以数据共享赋能政府治理,提升治理能力。
(一)行政办公方面。
突破传统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单部门内循环模式,打造“数字政府”整体化、协同化运行方式。实现业务无缝协同、决策科学智能,创新督查考核方式,提高政府行政办公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推进五大系统应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要求,深入推进省政府五大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枢纽调度系统、文电处理系统、考核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在政府系统广泛应用,完善系统功能,强化数据共享,实现重点工作“全覆盖、多角度、能量化、可追溯”,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效能。
高效协同办公。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建设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包括移动端)平台,按照“成熟一个、对接一个”原则,逐步接入部门现有办公系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增强政府部门办公集约、移动、协同能力,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依托我省智能语音等技术优势,在政府机关办公中应用会议智能速记、电话自动记录、考勤无感识别等产品,提升政府办公效率。
辅助科学决策。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在城市运行、生态环境监测、经济运行、管理效能评价等领域建立专业预测、分析、研判模型和算法,精准推送过程和结果数据,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创新督查考核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发挥网络平台、系统功能作用,加快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全省政府系统督查考核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督查考核方式方法,尽快形成以“互联网+督查”为重要手段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信息化平台,推动巡视巡察、审计统计、督查考核等数据互通、指标互认、成果互用。强化跟踪督办、整改落实、及时反馈、评价考核等功能,建立完善闭环运行机制,实现台账管理。探索构建关联分析模型,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专栏1 行政办公类应用建设重点 |
省政府五大系统。深化省政府五大系统在市县政府部门的应用,围绕信息处理、枢纽调度、文电处理、考核和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系统,建立重点工作落实、调度及时全面、文电办理高效、考核科学规范、决策支持有力的信息化平台,重点是打通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基础数据顺畅流转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协同办公平台。搭建整体设计、统一建设、各部门共用的协同办公平台。围绕协同办公、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业务场景,打造政府系统24小时全天候的指挥平台、督查平台、反馈平台和沟通平台。满足各地各部门非涉密公文处理、业务审批等协同办公需求,推动更多的非涉密办公业务向移动办公平台延伸,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辅助决策平台。基于江淮大数据中心的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多渠道数据采集机制,整合汇聚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相关数据,建立主题分析体系和指标量化体系,通过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形成规范化、质量化的主题数据库,并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数据模型,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数据化、在线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为决策部门实时呈现第一现场,掌握一手资料和舆情,辅助精准研判和科学决策。 |
(二)经济调节方面。
运用大数据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研判分析,强化互联网数据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加强与政务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为政府开展各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强化经济运行数据整合汇聚。围绕投资、消费、就业、税收、财政、金融、能源等经济运行重点领域,将与经济运行调控相关的,分散在各单位、各环节、各领域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采集、集成共享,动态归集相关业务数据,形成经济运行主题库。
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探索构建全省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等领域数字化分析系统,开展适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算法模型研究。加强全省经济动态监测、趋势研判,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
开展经济运行大数据应用。充分挖掘各领域经济数据应用需求,探索建立各领域经济发展数字化应用。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研判分析,为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三)市场监管方面。
探索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整合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资源,创新市场监管应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
创新监管机制,加强信用监管。大力推进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应用,通过监管平台、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实现涉企信息的统一归集、共享和应用,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据企业信用情况,在监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方面实行差异化对待。规范认定市场主体失信惩戒对象名单,建立企业信用与自然人信用挂钩机制,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
提升监管能力,优化市场环境。强力推行重要生产经营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标准规范,加快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监管业务全方位智慧化。升级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统一监管平台,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推进全省一体的企业开办、注销“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平台建设,实现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建立“证照联动”信息共享体系。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建设移动监管系统。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监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监管效果大数据评估体系。
共享监管数据,实现监管联动。建立“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整合全省市场监管数据,开展市场监管大数据共享应用,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实现监管联动。
专栏2 市场监管类应用建设重点 |
智慧食品安全监管平台。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建设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的智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综合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实现食品安全“源头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风险可防、安全可靠”。 药品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和完善药品许可备案系统、药品综合监管平台、药品追溯监管平台,汇聚药品注册、许可、监管、稽查、追溯等信息,形成药品监管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开展药品风险研判和安全预警,逐步实现药品智慧监管。 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全面实施疫苗电子追溯制度,督促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建设疫苗追溯系统,督促配送企业上传疫苗追溯信息。建设安徽省疫苗追溯监管系统,对接国家疫苗协同服务平台,整合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追溯信息,实现疫苗全过程可追溯。 “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依托法人库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汇聚整合各类市场监管数据,为各类市场监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整合建设包括市场准入、信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消费维权、广告和网络交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 |
(四)社会治理方面。
围绕社会治安、智慧城管、基层治理、智慧应急、公共卫生、智慧交通、信用安徽、“互联网+监管”等领域,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平安安徽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安。建立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统筹“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建设,推进警务数据共享,推广智慧警务、移动警务应用。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完善安徽省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深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立全省统一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
智慧城管。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全省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建设全省智慧城管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智慧城管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协同办公。建设完善省级智慧城管平台,与住建、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协调效率,实现城市问题快速化、精细化处置。优化升级便民惠民服务系统,畅通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
基层治理。持续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持续推动各地加快打造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平台,以网格为载体,推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网络化联动治理体系。整合现有设在乡镇和街道的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指挥信息资源,推进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建设。
智慧应急。积极开展“智慧应急”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救援系统“三大系统”,推进“6+N”重点领域应急系统建设,“6”即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等领域,“N”即煤矿、民爆、消防、农业、气象等领域,提高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等能力,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围绕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领域,全方面归集信息,强化信息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提高风险早期识别研判和预报预警能力。融合应急管理相关单位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网络资源,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高突发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能力。拓展完善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相关单位分散异构的业务应用和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公共卫生。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依托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逐步归集全省公共卫生相关数据,并与国家平台联通,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基于“智医助理”建立安徽省公共卫生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构建传染病辅助诊断模型,提升基层传染病诊断能力,发挥基层传染病监测哨点作用。建立症状监测、早期预警关键阈值和触发机制,提升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和自动预警能力,并通过大数据汇集、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建设,辅助决策者精准制定措施。
智慧交通。建设交通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完善交通数据资源规划、采集、应用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整合,促进交通领域数据与其他行业数据充分共享交换,为有关部门日常监测与预警、协调联动与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可持续的机制保障、数据保障和平台支撑。利用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加强交通感知与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推进路网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等系统建设和应用,全面打造综合交通运行协同指挥体系,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
信用安徽。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相关管理机制与标准规范,加强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深化信用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创新信用信息服务的范围、方式和途径,提升“信用安徽”建设水平。
“互联网+监管”。不断完善安徽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拓展监管业务范围,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联通各级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汇聚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平台数据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投诉举报、第三方平台等数据,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将政府履职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信息以及司法判决、违法失信、抽查抽检等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并归集到相关市场主体名下。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风险的跟踪预警。依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专栏3 社会治理类应用建设重点 |
“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按照“省市协同、错位建设、有效对接、一体运行”的模式,统筹有序建设“皖警智云”省市大数据中心,统一为公安机关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提供基础设施、基础环境、基础平台。依托“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建设资源服务、工具支撑、智能应用、移动警务、指挥调度五大能力平台和多样化的智能应用,推进全省公安机关数据资源的全时采集、全量汇聚、全面融合、全域计算,持续向公安实战赋能,构建全警参与、建设统筹、应用灵敏、支撑有力的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生态,打造“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实现“数据服务实战、皖警智能高效”。 雪亮工程。支持各市加快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安全监控视频图像资源汇聚共享,加强图像识别、图文识别、文本语义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 省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二期)。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一中心、四平台”系统,实现多类刑事案件办理的全覆盖和完整闭环,搭建全业务智慧协同、全流程网上流转、全数据后台共享、全步骤监督留痕的刑事案件智慧办案系统。 全省统一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行政立法类业务系统,优化立法意见征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系统功能。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类业务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助推“三项制度”落实,加强行政执法数据汇聚分析。加快推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系统应用,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完善智慧监管矫治业务系统,推进智慧监狱、智慧社矫、智慧戒毒建设。 省级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全省城市管理监督监测、应急调度、考核督办、决策分析的综合型监管平台。推动市、县数字城管平台智慧化升级和行业应用智慧化改造,提升数据采集、分析预警、辅助决策、运行监管、综合服务及考核评价等功能。逐步实现“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的对接,通过微信、手机APP等畅通群众参与渠道。 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风险重点领域,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预警数据、历史数据汇聚,开展灾害风险综合评估。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立足全省一张网、一张图、全灾种、大应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和指挥调度方案,实施省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建立反应灵敏、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省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开发综合监管、资源掌控、隐患排查、预警发布、预案管理、演练模拟、智能分析等功能,实现全省应急指挥调度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作战。 应急抢险救援系统。统筹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发展,强化装备配备和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根据险种、险点合理布局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装备物资,科学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有急即应、有急能应,构建科学完备的抢险救援体系,全面提升抢险救援响应速度、处置效率。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设完善应急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能力。 应急广播体系。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建设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与全省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加快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进一步提升全省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依托省政务云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数据中心,建设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行政执法基础信息管理、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监督对外服务、数据智能辅助分析以及应用基础支撑等七大系统,实现对全省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权力事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信息的公开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更上新台阶。 |
(五)公共服务方面。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社保、养老、扶贫等领域服务模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政务服务。丰富政务服务渠道,持续深化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不断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随时随地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推广“全程网办”服务,推动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应上尽上、上必能办”;按照个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构建办理“一件事”主题和服务场景,推出更多“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推广“跨区域通办”,统一服务标准和办理流程,推进同一事项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安康码”赋能升级,具备个人信息、电子证照、支付凭证等多种功能,实现政务服务扫码登录、扫码取号、扫码办事、扫码评价,真正做到“一码通办”。
营商环境。完善政务服务网“营商环境”专题内容,推出金融、运输、人才、民生、市场等服务专栏;优化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事项办理流程,简化报装手续;完善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信贷发放精准度;建成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提升工程项目报建服务水平;发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线上线下、常态长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更多的涉税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压缩纳税人办理时间,减少纳税次数;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优化企业开办注销办理流程;建设中介服务网上平台,不断推进与行政许可事项深度融合,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公证”“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等服务新模式。
医疗健康。统筹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互联网医院,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加强老年慢性病在线服务管理,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拓展网上预约挂号、预防接种等线上服务。推行智能化助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紧急救助、康复护理等便捷的居家上门服务。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教育。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和应用,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在“三通两平台”基础上,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平台。强化“智慧课堂”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加速推进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覆盖。鼓励开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智慧教育创新研究与应用。整合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推广和支持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电视院线等载体,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惠共享。
文化旅游。建设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开发应用。优化升级“安徽文化云”和“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供公共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安徽”。持续开展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指导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发展景区门票网络预约、VR景区导览、人流预警等旅游新模式。
社保。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推广及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工作,将社会保障卡作为“安康码”线下重要载体,拓展社保卡线上线下综合应用范围和深度。推进“互联网+安徽人社”建设,构建全省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库。完善全省统一网上服务大厅功能,推动更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项网上办理,实现相关业务“一网通办,一卡通行”。打造“智慧就业”一体化平台,运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和大数据模式,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招聘网上办事与实体经办的有效结合和互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网上服务。推动省集中社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养老。建设全省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推动个人、家庭、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及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支持智慧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做好康养服务,打造智慧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体系。
扶贫。依托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完善全省扶贫数据库,加强数据整合运用,做好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将监测对象信息推送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等职能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协调落实监测对象相关扶持政策。探索大数据在返贫监测和帮扶中的应用,开展监测预警和精准动态帮扶。推动消费扶贫线上线下结合,优化升级百家网站“助农扶贫”联动公益平台,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专栏4 公共服务类应用建设重点 |
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全力创新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方式,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电视办”等服务渠道和供给,提升“就近办、一窗办、套餐办、智慧办、承诺办、容缺办”等服务效率,强化“导航办、一码办、委托办、兜底办”等服务支撑。根据不同渠道特点和办理方式,分类制定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清单。精准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地图,建设基于空间位置的一张电子政务服务地图,汇聚各类服务内容、服务站点位置信息,具备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智能导航、智能拓展功能,方便企业群众查询、搜索和办理政务服务,对办事路径轨迹、办事习惯、办事评价、办件量、使用记录、热点事项进行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服务,调整资源配置。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协调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联通,强化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数据采集,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促进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之间的联通共享和业务协同。 “5+2”智慧校园工程。增加智慧教育供给,全面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完善数字/智慧学校(校园)建设,推动安徽特色“5项基本功能+2项支撑条件”的智慧校园工程,实现各级教育应用、数据和用户的互通,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的融合,建成全省一体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推进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教育治理新模式。 “安徽文化云”和“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数字资源,打造集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安徽文化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群众、资源共享。完善“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为来皖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服务,打造兼具服务、营销、管理功能的全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养老及服务机构资源,提高养老机构的资源利用率,扩大养老服务范围,通过热线、智能手机和紧急救助服务终端等渠道,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强智慧养老大数据分析,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提供科学的信息服务。 |
(六)生态环保方面。
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生态环保中的应用,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整合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分析,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提升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支持。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完善涵盖大气、水、土壤、温室气体、噪声、辐射、生态状况等要素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基本覆盖全省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区域。鼓励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敏感区域优先开展环境健康监测。推动污染源监测与排污许可监管、监督执法联动,加强固定源(含尾矿库)、入河排污口、移动源和面源监测。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推动重点排污单位实现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监管”三个全覆盖,拓展污染源排放遥感监测。
建立生态环境“一套数”。逐步整合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等部门获取的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加强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遥感(RS)等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获取、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
拓展多维度生态保护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三线一单”成果信息平台,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图固化,积极融入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业务平台的对接,逐步实现“三线一单”数据共建共享,与其他业务平台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水利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为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加强我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政信息化建设,构建各站点互联互通、全省“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多元智能感知渔政信息系统和水陆空、全时段、全天候、全覆盖的智慧渔政平台。建设智慧河道采砂监管平台,采用雷达、双光谱远程光电、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智能感知监管技术手段,实现对违法采砂船、运砂船等执法对象的全水域全天候监控、及时预警、实时取证。探索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大数据应用,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数据评价支撑,提升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优化环保公共服务应用,通过网站、移动APP等多门户、全方位发布生态环境数据,利用多角度成果展示增强政府公信力,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
专栏5 生态环保类应用建设重点 |
安徽省自然资源“一张图”。以现有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集成全省各级各类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建立覆盖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图”,并与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为全省各级相关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共享与地图服务。 林长制信息化建设。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围绕林长制改革“五绿”任务(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和“五个一”平台建设(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开展林长制林业大数据建设,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建立集林长信息采集、责任区划分、“五绿”任务管理、“五个一”信息协同管理、智慧林业技术支撑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五个一”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网格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林长制综合信息系统;创新林长制“五绿”监督考核信息化应用模式,构建可量化、可分解、可实施、可监测的林长制监测评价体系。 数字江淮-生态环境监管平台。主要实现生态环境全景图、重点任务目标分析、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污染源监管、督察执法、政务服务、固废监管、数据资产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等功能,同时提供决策分析移动端应用。 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应用。开发集大气环境管理“一张图”、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移动源监管、目标考核等模块于一体的智能化应用。全面提升大气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能力,实现对安徽省大气环境状况的全面掌控。 水环境质量目标管控应用。通过遥感监测、物联网设备采集等信息化手段,基于GIS、GPS、BDS、RS等技术,将全省水系、流域信息汇聚形成“一张图”,实现对全省水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控、水环境预警预报、水污染防治任务调度、水环境应急指挥、水环境决策分析等全业务覆盖,全面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目标管控能力。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应用。构建全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利用“一张图”呈现所有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发挥其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中的作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降低土壤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土壤防治科技能力,保障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防治攻坚战工作顺利推进。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涵盖化肥农药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 |
(七)区域协同方面。
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在数据共享、平台共建、业务协同等方面加强协作,利用数字化推动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顺畅,实现互利共赢。
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依托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同编制数据共享需求清单,统一发布数据资源目录并动态更新,建立数据供需关系长效更新机制,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各类政务服务数据可互通、可查询、可调用。在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的同时,构建长三角地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环境监测、公共信用、教育信息、交通出行等领域主题信息库,支撑长三角地区治理协同、服务联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整合形成长三角地区自然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电子证照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库,为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提供支撑。
重点行业跨区域协同联动。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专栏,推进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无缝对接,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社会化场景等领域互认应用。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抓手,建立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立体化医疗救治体系和系统化支撑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机制。加快长三角数字流域、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探索跨地域区块链应用场景。推进“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服务工程建设,加快数字化和一体化的民生服务进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安康码”与电子社保卡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一码通行”。打造一批“未来社区”样板,融入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大脑”集群,实现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专栏6 区域协同类应用建设重点 |
合力搭建长三角市场监管体系数据共享一体化平台。大力实施“三联三互三统一”工程,加强信息互通,为统一企业登记规范、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推动检验检测认证结果互认互通提供数据保障,推动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沪苏浙皖市场监管领域业务协同。 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强化跨区域政务服务通办和政务数据互联互通,不断丰富长三角“一网通办”接入事项,打造高频跨省通办“精品”事项,拓宽区域“跨省通办”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服务模式、流程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推动更多高频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互认共享、跨省“亮证,以及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场景中的互认共享,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提升“一网通办”水平。 |
七、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管理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在省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设立线上“政务数据大厅”,通过线上集中管理,充分调动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时探索成立“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构,构建政企合作的长效运营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标准规范。
围绕项目管理、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方面,推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全省电子政务建设、运营管理、网络安全保障等标准规范,以统一标准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制定完善“数字政府”核心元数据及基础数据库共享开放应用规范,提升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与开放利用水平。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对信息资源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开放、利用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安全防护,落实安全保障。
完善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全方位、一体化防护体系,保障“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安全、高效运转。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监督责任。建立综合全面的安全技术体系,覆盖从基础设施和数据采集、汇聚、交换、存储到数据服务和业务应用整个流程,使数据使用安全、透明、可控、可信、可验证、可溯源。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测评。建立实战化、常态化的攻防演练机制,以实战演练为抓手,促整改、堵漏洞、防风险,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四)加强资金投入,壮大人才队伍。
加大“数字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积极支持“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实施,建立支撑政务信息化项目快速迭代建设的资金审核程序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既精通政府业务又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综合型人才,推进与专业研究机构、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
(五)加强评价考核,保障规划落实。
各市和省有关部门作为相关区域和专项领域推动“数字政府”发展的责任主体,应依据本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按计划开展重大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加强统计监测、协调调度、绩效评估和考核监督,全力推进项目任务完成。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以惠民效果和群众评价检验“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考核评估,根据项目任务进展情况、中期评估完成情况、技术发展新动向等,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 重点工作 | 责任单位 |
1 | 打造全省政务“一朵云”。以省级节点为总枢纽,布局“1+16+N”(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16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的政务云框架体系,统筹全省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省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2 | 建设全省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建成省市县乡村政务外网五级覆盖、支持IPv4和IPv6的双栈型电子政务外网,加强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支撑能力。分阶段推进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含国家部委垂直部署业务专网的省以下部分)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或融合互联。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态势感知平台。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3 | 加快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按照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地市子平台的平台架构体系,逐步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归集,构建统一、规范、互通、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4 | 建设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立基础数据更新联动运维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融合应用。推进主题数据库建设。 | 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5 | 打造“皖事通办”平台。建设公共应用支撑平台,为政务信息化应用提供公共支撑,打造政务服务、行政运行、市场监管、决策保障等业务应用,逐步实现政府履职数字化应用全业务覆盖、全流程贯通。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6 | 深入推进省政府五大系统在政府系统广泛应用,完善系统功能,强化数据共享,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效能。 | 省政府办公厅、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7 | 搭建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增强政府部门办公集约、移动、协同能力,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 | 省政府办公厅、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8 | 建立各领域的专业分析模型和算法,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处理和挖掘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辅助。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9 | 运用大数据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研判分析,为政府开展各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10 | 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公共信用应用,归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严重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 | 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有关单位 |
11 | 探索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统筹建设全省“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整合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资源,创新市场监管大数据应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 | 省市场监管局、省有关单位 |
12 | 建立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皖警1+10+N”建设,深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完善基层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推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建设。 | 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13 | 建设全省智慧城管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智慧城管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协同办公。建设完善省级智慧城管平台,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优化升级便民惠民服务系统,畅通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14 | 积极开展“智慧应急”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救援系统等“三大系统”,实施省应急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推进“6+N”重点领域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源头防控、应急响应、指挥调度、救援装备和实战能力水平。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 省应急厅、省数据资源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能源局、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省煤监局、省广电局、省卫生健康委,各市人民政府 |
15 |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依托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安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于“智医助理”建立安徽省公共卫生智能监测和预警平台。建立症状监测、早期预警关键阈值和触发机制,通过大数据汇集、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建设,辅助决策者精准制定措施。 | 省卫生健康委,各市人民政府 |
16 | 建设交通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完善交通数据资源规划、采集、应用体系。加强交通感知与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推动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等系统建设和应用,全面打造综合交通运行协同指挥体系。 | 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有关单位 |
17 | 不断完善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拓展监管业务范围,整合各地各部门已建监管平台,统一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 省数据资源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省有关单位 |
18 | 推动“信用安徽”建设,完善公共信用数据库,创新信用应用场景。 | 省发展改革委、省有关单位 |
19 | 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不动产登记等20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 省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20 |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互联网医院,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 省卫生健康委,各市人民政府 |
21 | 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构建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平台,强化“智慧课堂”建设,发展在线教育,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拓展教育领域应用。 | 省教育厅,各市人民政府 |
22 | 推进建设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应用。推进“安徽文化云”和“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升级平台功能。推进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指导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发展景区门票网络预约、VR景区导览、人流预警等旅游新模式。 | 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
23 | 加快社保卡发行推广和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将社保卡作为“安康码”线下重要载体,拓展社保卡线上线下综合应用范围和深度。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安康码”与电子社保卡深度融合,助力实现“一码通行”。完善全省统一网上服务大厅功能,推动更多人社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互联网+安徽人社”建设,构建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库。打造“智慧就业”一体化平台。推动省集中社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
24 | 建设全省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做好康养服务,打造智慧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体系。 | 省民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 |
25 | 完善全省扶贫数据库,加强扶贫数据整合运用,加强监测对象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探索大数据技术在返贫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 省扶贫办、省有关单位 |
26 |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建立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 | 省生态环境厅、省有关单位 |
27 | 将全省各级各类空间规划、信息数据整合集成,建立覆盖全省的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全省各级相关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共享与地图服务。 | 省自然资源厅、省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
28 | 建立全省统一的“三线一单”成果信息平台,积极融入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三线一单”数据共建共享,与其他业务平台互联互通。探索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大数据应用。优化环保公共服务应用。加强我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渔政信息化建设,构建渔政信息系统和智慧渔政平台。 | 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有关单位 |
29 | 统筹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工程建设、水工程运行等业务信息化,支撑水利行业强监管,提升水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智慧河道采砂监管平台。 | 省水利厅,各市人民政府 |
30 | 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为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 省林业局,各市人民政府 |
31 | 推进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落实《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加快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在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社会化场景等领域互认应用,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32 | 合力搭建长三角市场监管体系数据共享一体化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建设。建立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立体化医疗救治体系和系统化支撑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机制。 | 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 |
33 | 加快长三角数字流域、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 | 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广电局、省邮政管理局 |
34 | 设立线上“政务数据大厅”。适时探索成立“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构。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35 | 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各领域相关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体系。保障“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安全运转,构建全方位、一体化防护体系。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
36 | 开展重大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加强绩效评估和考核监督。 | 省数据资源局、省有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