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用电:给文物古建电气防火安全把把关
为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能力,近年来,各地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广智慧用电、智慧消防,通过人防+技防的措施,推动做好辖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智慧用电技术在文物古建电气防火安全方面的应用。
一、背景
9月13日,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汲取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教训,部署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
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做好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是保护文物安全的生命线,是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把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保护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战略性举措,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落实防范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为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当前我国文物安全形势
前我国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一些文博单位还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严、消防设施不足、应急能力不够等问题,防控火灾面临很大压力。
文物古建筑群多采用纯木、砖木、土木等结构建造,可燃构件多,耐火等级低,加之这些古建筑的表层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极易发生火灾。此外,大部分文物古建筑建筑密度大、防火间距小,外观封闭,一旦发生火灾,若扑救不及时,容易造成建筑坍塌,形成火烧连营之势。加之目前多数文物古建筑被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游客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消防意识不强,火灾危险性增大。那么,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文物古建筑火灾的发生呢?
三、措施-智慧用电
(一)人防措施
1、文物古建筑单位应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抓好抓实安全制度的落实,用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古建筑内部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行为。组建微型消防站,成立义务消防队,并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防火和灭火技能,具有初起火灾扑救能力。
2、严格生活用火管理。一是管好动态火源。在文物古建筑内不得吸烟,未经批准不得动用明火作业。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游客,吸烟后不得乱丢烟头。特别是景区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前,应适当穿插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特别是提醒游客不能在非吸烟区吸烟。二是管好生活用火。如使用明火做饭、取暖等,要严格管理,用火后要及时熄灭。
3、严格电源管理。文物古建筑不准安装大功率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电视机、计算机、空调器等电器具使用后应及时关闭或切断电源,不得乱拉乱接电线,更不可超负荷用电。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必须穿管保护。
4、在文物古建筑范围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二)技防手段
一方面要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智慧用电系统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文物古建筑分布情况,增设消防给水管道或消防水池,增设室外、室内消火栓,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水枪、水带手抬机动泵等灭火器材,消防器材短缺的地方,增设水罐、水缸、水桶,确保灭火时有足够的水源。
针对文物古建的建筑及用电特点, 智慧用电系统是通过对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智能化采集、感知、控制从而达到对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日常工况运行状态的实时数字化,图形化显示管理,并提供用电故障的远程分析诊断;并根据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可能发生电气火灾的早期预警监控系统。
其主要的功能特点是利用移动终端手机APP软件平台实现对用电设备的即时监视、检查,通过智能化远程检查监督管理手段来提醒专业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避免电气火灾发生。
所以,预防火灾,除了政府的监督管理外,更需要的是高科技监测技术!目前, 基于大数据物联条件下针对合理用电、安全用电、用电隐患防范的一套远程物联网云控制管理系统,帮助文物古建筑场所实时监测场所内用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电气火灾隐患提早发现治理,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实现电气火灾隐患的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全方位提高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防范火灾的发生,为生命提供安全保障!